鐘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除邪祟的神。舊時中國民間常掛鐘馗的像辟邪除災。鐘馗廟
鐘馗的出現與唐朝玄宗皇帝有關。
據宋代著名學者、科學家沈括《補筆談》說,唐明皇(玄宗)于開元年間,講武驪山,回宮后得了瘧疾,一個多月都好不了。忽然在一天晚上夢見兩個鬼,一大一小。小鬼跛了一只腳,瞎了一只眼,偷了楊貴妃的紫香袋和明皇的笛子,繞殿奔逃;大鬼戴帽子,袒露著兩臂,腳穿靴,抓住小鬼,挖出眼珠子,將它吃掉。皇上問大鬼:你是什么人?回答說:臣下是鐘馗,來應武舉,不中,誓為陛下除天下妖孽。明皇夢覺之后,病也好了。于是召畫工吳道子,讓他畫鐘馗像,印后分賜給各大臣。見《清.趙翼.陔余叢考.卷三十五.鐘馗》。民間傳說鐘馗有各同鄉好友教杜平,為人樂善好施,資助鐘馗赴京應試。鐘馗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狀元的資格,一怒之下,撞階而死。杜平將他安葬。鐘馗做了鬼王之后,為報答杜平生前之恩,親率鬼卒在除夕時返家,將妹妹嫁給了杜平。這就是著名的「鐘馗嫁妹」的故事。鐘馗廟
鐘馗是我國民間專門驅鬼的神,歷史上確有其人。他生于唐代,是湖南零陵五才子之一。
只因他相貌奇丑,考中進士而不為皇帝所用。皇帝說他的相貌丑得連鬼都怕,譏笑他只能去管鬼。滿懷報國之志的鐘馗想不到因相貌丑陋而不能人仕。于是,他開始云游四海。但令人驚奇的是,他每游到一處,那里就無鬼無魅,平安無事,從此,鐘馗驅鬼的名聲開始傳遍天下。
有一天,鐘馗云游到長沙,路經河西芙蓉山時,聽到有戶人家的女兒被鬼所尋,已經氣息奄奄。鐘馗立即留下,走進這戶人家。這戶人家女兒的病立即就好了。家人十分感激,要送財帛給他。鐘馗不但不受,還把自己劍上的一個玉蝙蝠送給了這戶人家,要他掛在家里,驅鬼壓邪。這戶人家為了感謝鐘馗,也為了保得地方的安寧,就為鐘馗建了一座廟,并把玉蝙蝠從家中取出,供奉在廟中。從此,芙蓉山一帶的百姓不再怕鬼,他們認為世界上的鬼都由鐘馗管著,不須害怕。
鐘馗文化特別復雜,在中國大陸與臺灣,鐘馗共計存在著如下四個不同的生日——
- 楊志賢、吳居敬在《人文鄠邑|千年古鎮甘河鎮》之中的信息:顧炎武《日知錄》和鄧明《百馗圖說序》載:鐘馗開元元年(713)七月七日誕生于周至東鄉甘河鎮即今之戶縣甘河鎮甘河村。(實際上,楊志賢、吳居敬這些信息,卻應該是來源于薄興才老師的文史輯錄)中時電子報2018年6月15日《鐘馗爺爺過生日 彰化水尾孩童手牽手去祝壽》之中,臺灣彰化縣溪州鄉水尾村震威宮供奉主神─—伏魔大帝鐘馗,當地人認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三,即是伏魔大帝的誕辰。搜狐網黃志祥《【本土鄉音】團山湖周邊古寺廟走訪雜記》之中,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高塘嶺街道玉垅村的鐘馗廟,當地卻賦予農歷8月23日為鐘馗大帝生日。道客巴巴2015年2月14日,靈璧縣《鐘馗文化園總體規劃》摘要原文:4.2鐘馗的生日:公元600年,農歷五月初五(又稱鐘馗端午節),每年這一天全國有隆重紀念活動。4.9鐘馗最愛吃的飯:大肉辣子疙瘩、擺湯面、涼皮、疙瘩菜、漿水菜。
